在安进“超期服役”的四年里,江淮汽车稳住了原有业务的基本盘,轻型车业务还实现了对细分市场的引领;“引入”大众汽车探索深化大型国企混改新模式;与蔚来合力填补了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空白……一系列创新又务实的布局,让江淮汽车拓展出更丰富的发展空间;也让新任管理团队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带领江淮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逐梦前行。
昨天(4月7日)安进正式卸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之职。当天,江淮汽车官方发布消息称,“项兴初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委书记,提名任董事长;安进不再担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委书记、委员、董事长职务”。
自年入厂,安进在江淮汽车工作整整47年。技术出身的他,从合肥客车总厂总质办主任起步,历任江淮汽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江淮汽车技术中心主任,江汽股份总经理等。
安进(资料图片)
年2月,安进升任江淮汽车董事长。彼时,江淮汽车的乘用车业务正遭遇业绩下滑;隔年(年),旗下同悦轿车又因质量问题被央视晚会“点名”,令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重压之下,安进带领管理团队狠抓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诚恳的态度和过硬的品质,让江淮汽车迅速赢回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在整体车市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江淮汽车的业绩连续两年保持增长。数据显示,年、年,江淮汽车的销量(含底盘)分别为58.79万辆、64.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5%、9.43%。
带领江淮汽车成功逆袭之后,年届花甲的安进本可以在年激流勇退。可是,在车市“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行业背景下,以智能、网联、电动和共享为代表的“新四化”浪潮又在快速席卷整个汽车行业,这让江淮汽车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江淮汽车在大变革时期不迷失方向、不错失重大机会,安徽省国资委决定让江淮汽车的“灵*人物”安进继续掌舵护航。
不忘初心,稳住基本盘
虽然有长达57的历史,但江淮汽车的发展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年,企业的汽车产销量超过1万辆以后。当时,以轻型车起步的跃进(南汽)、庆铃、江铃、金杯(华晨集团旗下)等一批地方汽车国企,都曾做得风生水起。资料显示,年,几家车企的销量都超过万辆,市场份额大多高于百分之一。
20多年过去,与江淮汽车同期“出道”的南汽、江铃已经分别被上汽、长安兼并重组,金杯也在年底与雷诺组建合资公司。依旧保持着“自由之身”的庆铃,或许最具可比性。年,江淮汽车的销量是庆铃销量的58.27%;且自主开发的江淮轻型卡车和客车底盘,远不及庆铃引进的五十铃系列产品。但到年,庆铃集团基本上还是一家传统的商用车企业,年销汽车辆。相比之下,江淮汽车(含底盘)在年的销量达45.34万辆,是庆铃集团近10倍。
“强烈的产业报国信念、顽强的艰苦奋斗和抗争精神,以及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贯穿了江淮汽车发展的始终”,安进此前在回忆当年手工打造全国第一台客车底盘的情景时直言,“在发展历程中,江淮汽车每跨一个大步子,其实当时的条件都是不具备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的江淮汽车”。
江淮轻卡产品图
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江淮汽车以“底盘精神”实干,无愧时代赋予的契机。在过去9年时间里,安进带领的江淮汽车,始终不忘造车初心,一直坚持“乘商并举、特色突出”,稳住了基本盘、实现了稳中有进。其中,江淮汽车的商用车板块,完全依靠自主研发,并凭借过硬的卡车底盘技术,在轻卡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作创新,引入新模式
年以来,在汽车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加之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让汽车产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此冲击,江淮汽车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低于预期。对此,由安进带领的江淮汽车没有敝帚自珍,更没有讳疾忌医;而是通过引入两股外部力量推进改革,实现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汽车行业应该增强风险和机遇意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深化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安进此前曾多次强调,“江淮汽车协调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年6月,江淮与大众签署合资协议,成立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到去年12月,大众增持合资公司的股份至75%,顺利完成对江淮大众的战略投资。“年对江淮汽车而言是我们进一步与大众汽车探讨深化合作的一年,也是实现未来品牌战略落地,按下转型升级键的关键一年”,安进坦言,“现在我们等于是完成了和大众公司在一起推动我们江淮汽车国有企业混改”。
在“绑定”大众集团探索深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安进带领的江淮汽车还开创性地与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开展“互联网+智造”合作。年之初,在业界尚处于质疑、研讨、争论之际,江淮汽车宣布与蔚来汽车达成代工合作。双方联合打造国内自主品牌首条高端全铝车身生产线,并突破了轻量化制造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瓶颈,相继生产出ES8、ES6等多款纯电动车,填补了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空白。到江淮汽车官方发布安进不再任职的年4月7日,江淮蔚来已有1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
在安进“超期服役”的四年里,江淮汽车持续坚持“乘商并举”,稳住了原有业务的基本盘,轻型车业务还实现了对细分市场的引领;“引入”大众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探索深化大型国企混改新模式;与蔚来合力打造了国内自主品牌首条高端全铝车身生产线的世界级智造工厂,填补了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空白……一系列创新又务实的布局,让江淮汽车拓展出更丰富的发展空间;也让新任管理团队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带领江淮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逐梦前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跃跃)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王跃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