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虽然繁华富有,但整体来说,这是宋朝才开始的事情,在宋朝以前,整个长江流域能够拿得出手的城市并没有几个,而且也无法与*河流域相提并论。
两宋开始,全国的经济重心彻底南移,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了北方,但是都城的选择并非单纯看经济发展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而南方,并不适合定都。
从先秦时代开始,*河流域的整体发展程度,就要远远高于长江流域。
不管是上古三代夏商周的都城,还是春秋战国,诸侯们的主要战场,全都集中在北方。
先秦时代,南方的楚国虽然强大,可拿得出手的城市也就那么几个,而且楚国的城市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实在是太偏远了,根本没什么重要的地位。
从周朝开始,古代王朝的都城就是在关中平原与河洛平原之间来回切换,长安与洛阳这两个地方要么轮流作为都城,要么互为犄角,基本上,定都长安或者洛阳,就成了正统的代名词。
西晋末年,发生了著名的五胡乱华,晋朝皇室衣冠南渡,定都在了江南,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正统王朝在江南建都,当然,这完全是被迫的。
因为那时候的北方,都已经沦陷,晋朝只能在江南苟延残喘。
历经南北朝,隋朝再次完成大一统之后,关中平原的大兴城,再次成为天下的中心,后来隋炀帝与唐朝,也还是把都城放在关中平原与洛阳之间,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尽管这个时候,南方地区因为衣冠南渡、南朝,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还是无法与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相抗衡,最多只是江淮、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始腾飞了而已。
大一统王朝,正常情况下不会定都南方,从中国整体的地形图就看得出,北方有华北平原,向西通过洛阳盆地与山西南部的盆地与关中连接,向东连接山东半岛。
向南的话,江淮一带也能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如此巨大的平坦地区,能够禅城更加强大的凝聚力,遏制地方上的割据,而且生产力更强,相较之下江南地形碎片化,河网密布山地丘陵众多,很容易产生地方割据。
在历史上,并非没有王朝定都江南,只不过这些王朝几乎都是被迫的,或者暂时性的,像是明朝虽然定都南京,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迁都,包括朱元璋本人也并不满意南京的位置。
江南并非不好,江南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文化昌盛,但是江南的位置实在是个巨大的问题,每每有定都江南的王权,都会被称作“偏安一隅”。
要知道,咱们一直追求的都是大一统王朝,而任何大一统王朝的目标,就是维持大一统。
一个王朝要维持大一统,无非就是攘外与安内,正如前文所说,江南地区受地形影响,非常不利于古代王朝的掌控,因为那时候的交通与通讯条件实在是不怎么样。
古代的王朝定都北方,也就意味着能够掌握尽可能多的土地与人口,掌握最强大的实力,这么一来才能够维持本身对于天下的掌握,仅仅掌握江南,很难继续掌控偌大的北方地区。
再说说攘外的问题,众所周知,古代中原王朝的最大的外患,在西方列强出现以前,都是漠北的各种游牧王权,从匈奴、突厥,再到柔然、契丹、蒙古等等。
将中原王朝的地盘,当成是一套住房,长城沿线是玄关,江南是主卧,北方是客厅。
想要天下安定,最好的防线自然就是在长城沿线进行防御,都城设置在客厅的位置,因为在古代的条件下,都城要是距离太远,很难有效对边关进行掌控与指挥。
如果定都江南,那么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建设北方的边防,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还很危险,要么将北方全都拱手让人,这么一来到时候南方都保不住。
以明朝为例,明初定都金陵应天府,也就是南京,但明朝的地盘相当靠北,为了对付北元,朱元璋只能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在北方建设一系列卫所藩镇,放权给诸王,让他们带兵。
因为南京实在是太远了,坐镇南京的皇帝,想要直接掌控北方,难度是很大的。
这么一来的结果就是,坐镇北方的诸侯王必须有实权,而这些有实权的诸侯王,在抵御外患的同时也会成为内忧,这也就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变,而朱棣深知这一点,他必须迁都。
朱棣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保住大明江山,就必须守住北疆,可再放权诸侯王,就怕有人学自己来一场新的靖难之变,既然不能这样,那就只有迁都,亲自坐镇守住门户。
对于元明清三朝来说,没有定都江南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元朝是马背上得天下,江南距离自己的草原大本营实在太遥远了,清朝也差不多。
再者,还有宋朝的前车之鉴,江南虽然是个好地方,可“暖风熏得游人醉”,江南的繁华富贵很容易让人意志消磨,沉醉于梦幻当中,这也是很危险的事情。
可话说回来,江南虽然不适合定都,但对于古代王朝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大后方,因为江南实在是非常富裕,是很多王朝的财富来源,尤其对于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来说。
古代的王朝,出于天下一统的考虑,基本上是不可能定都江南的,除非被迫,而江南的富裕是很多王朝延续的重要支撑,因此古代的王朝又非常看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