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的一张图片在汽车圈里疯狂转发。车主喜提蔚来ES8,第一件事竟然是...
拆除车尾的的江淮标志!
关于抠标这件事,可以说是见惯不怪了,奇瑞捷豹路虎、华晨宝马、北京奔驰的不少车主也选择了主动拆除标志。有人说这是虚荣心作怪,也有人说是心理作用,但改变不了的是,ES8是江淮生产的车。
如今可以说是有众多的造车新势力,但是要想成为一家真正的车企,这些造车新势力需要跨越两道门槛:
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工信部颁发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目前获得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共有16家车企,而这其中只有7家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说到这里,有人不禁会问,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工信部颁发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有什么不同,两者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来说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通俗来讲,就是新能源车的”准生证“。车企们要具备新能源车的设计、生产等能力,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才能获得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而传统车企就没有这个苦恼了,因为现有*策规定了“传统整车生产资质”是包含“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任何一家具有了“传统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既可以生产传统汽车也可以生产新能源汽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名单中没有比亚迪,但比亚迪还可以造新能源车。
那是不是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后就可以生产并销售新能源车了?
对不起,还是不可以。
因为工厂是不是可以具体投产上市,具体车型能不能组织生产,还需要获得工信部颁发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有一些车企在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没有开始工厂的建设,而工信部的生产资质,是用于考察车企工厂制造能力达标和车型是否通过了国标认证。工厂都没有建设,就更不用谈是否通过国标的认证,拿不到工信部的生产资质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那些仅通过发改委批复的企业而言,根据规定,拿到生产资质两年内未能完成工厂建设,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发改委将撤回已发放的生产资质。不过,若项目在2年内未开工建设,也可申请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
目前共有16家车企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而这其中有9家车企还没有获得工信部颁发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在这其中,只有重庆金康和国能新能源的生产线建设完毕,其他车企仍处于建设生产基地的状态中。
当然这些仍在建厂的车企也各不相同,像奇瑞新能源、江淮大众还可以依靠奇瑞、江淮帮助其生产销售新能源车,拿不到工信部的资质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像敏安汽车、河南速达、陆地方舟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名气的车企,再拿不到工信部的资质,到底靠不靠谱就不好说了。
总的来说,要想生产并销售新能源车,车企拿到双资质比必须的,如果没有的话,那就需要考虑其他的代替方案,比如代工。
既然胳膊拧不过大腿,那么就“抱大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