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他的一生毁誉参半,故居是晚清江淮民居建筑
TUhjnbcbe - 2022/11/20 21:29:00

坐落在合肥淮河路步行街的李鸿章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淮民居建筑风格,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的代表性建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李氏故居,详细客观地介绍了李鸿章生平事迹。李鸿章故居是合肥市最重要的对外开放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十余万人。

从淮河路步行街进入大门,几步路即到过厅。上方悬挂一块“常珍笃祜”的匾额,这四个字是光绪皇帝亲笔手书。厅内按李鸿章的生平历程设计布展,共分为李鸿章的青少年时代、李鸿章与淮*、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等五个部分。陈列内容图文并茂,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

福寿堂,堂高9米,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私人住宅厅堂。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图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钉子。大梁两头都雕成象头形,寓意吉祥。另外梁上还雕刻有栩栩如生的喜鹊登枝图案,正上方的横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寿图”,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更有形态各异的八仙过海图。中梁与地面相距9米,这是有讲究的,据说是当时根据官职高低方有此殊荣。中厅上方的长几上,摆有一只古钟,左边一面镜子。中厅的正中,四根木柱正好构成一个开间,木柱的一左一右,各为一个开间,加上东西两面厢房,形成了明三暗五的格局,颇具江淮地区富宅的建筑特色。

跨过的这个门槛就是李府的“二门”了,而这堵墙也叫“女儿墙”。古人常说大家闺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个门。在过去男客人是绝对不允许跨过这个门槛的,女眷也不可以在这向外张望。走进二门,我们便可看见小姐楼,也叫绣楼。这是一个封闭回廊式的木楼,楼上的回廊由于比较宽,容得下马匹行走,所以又叫“走马楼”。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小姐楼后一进的楼上摆放着古老的绣床、雕花的梳妆台、大理石面的圆凳,床、台、凳都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红木家具。屋内一个漂亮的粉彩瓷礅,放在红木梳妆台前,古色古香。小姐楼造型独特,为一封闭回廊式木楼,楼下正中的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符合阴阳调合之风水学。楼上东首第一间据说是李鸿章幼女菊耦所住,正中则是老夫人所居。原先的老宅有一个比现存面积大得多的后花园,随着时间的发展后花园早已湮没,无法恢复,只保留下这座美丽典雅的小姐楼供人观赏了。

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充分展示了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展览展出了当时淮*将士的武器装备,还有封赏淮*将领周荣兴父母的五色圣旨,它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通过展厅中各种资料展示,展现出了李鸿章“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的人生。整个展览分为前言、淮系阵容、洋务新*、西学东渐、抵御外侮五个部分,展览在资料收集、内容充实增补和形式设计方面都做了充分而系统的准备工作,除了图片和文字说明,还陈列了部分实物,并增加了许多过去未公开的资料和图片。

李鸿章享堂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李鸿章死后,其家人在此兴建享堂和墓地。现在的李鸿章享堂占地约20亩地,功能独特、建筑典型、雕刻精美,在江淮地区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也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名人享堂。李鸿章享堂分为三个部分:墓葬区、祭祀区、仓房区。整个享堂及墓园的大门坐南朝北,享堂的规格很高,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对研究墓上建筑有着特殊的意义。

从大门进去后,西边为墓园区。神道碑放置于神道的入口,介绍墓主人的生平和功绩,李鸿章神道碑文内容有近两千字,记述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李鸿章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李鸿章墓的神道长约三十米,两侧是石像共五对,依次为石羊、石虎、石马、武官、文官,按《大清律》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可用石兽六件,六品以下官员不准设置石刻。墓前放有石质烛台、宝瓶各一对,中间为香炉,合称石五供。墓冢高6米,直径7米,是李鸿章与赵氏夫人的合葬墓。

李鸿章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挽大厦于将倾之际。虽然他代表了清*府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但是也是延缓了清*府的灭亡,可以说他是一个裱糊匠,在清*府岌岌可危的时候站了出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的一生毁誉参半,故居是晚清江淮民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