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总第期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微刊
编辑部
微刊管理团队
顾问团:丁芒、王传明、王国钦、王守仁、布凤华、卢冷夫、刘先森、张梅琴、宋彩霞、李进才、邵红霞、林峰、林峰(香港)、郝红、胡迎建、舒贵生、傅占魁、樊玉媛(以姓氏笔划为序)
总编:高福林
副总编:赵玉平、詹强、武建东
编委:王龙生、王沁慧、王惠玲、邓汉章、叶爱莲、卢素兰、朱振林、*彬、李青葆、汪守先、宋玉萍、杨学*、杨鸿韬、张贻琏、陈倩、陈亚萍、佟云霞、柳芸、赵英杭、赵莉勤、国金超、姜超英、高之广、雁森、傅祖民、傅瑜、*家香、程菊仙、韩耀(姓氏笔画为序)
特邀评论:邓国琴
有觉德行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专刊指定公号平台宗旨:高标准追求,正能量传播
投稿邮箱:gflbainasheng
qq.
此词意境博大深远,风格宏妙浑厚。句句自然,字字锤炼,沉声切响,掷地作金石声。抑扬顿挫,法度森然,无一字荒率空泛。
三、三无与破解
写诗到一定的时候,会碰到没有题材可写、没有词语可用、没有意境可立,出现这三无证明你到了一定境界,证明你真正进步了。其实要破三无只有一法,写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用口中所说周围所谈,略加隐括即可。曾见网上有一问:难道市井泼妇骂街也可以入诗?我说:正是!这其实就是诗外功夫!
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是全诗的感情纽带和灵*。白居易没有卖过炭,卖炭翁的心理活动他是推理、联想而得。为什么别人没有推理出来、没有联想得到呢?这就是妙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方能发人所未发,方能有别开之境。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上联是人所共道,下联则是妙悟所得。
就妙悟的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感情的妙悟,境界的妙悟,哲理的妙悟
苏东坡《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感情的妙悟。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境界的妙悟。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哲理的妙悟。
艺术品之所以能引发读者的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就是读者的思维一接触艺术品所蕴含的妙悟,便产生共鸣、便被激发所致。一句“绿肥红瘦”,使多少读者唏嘘再三,过目不忘!
妙悟既来自“天成”,又是可以锻炼提高的。博闻厚积、静思冥搜,是锻炼提高的方式和途径。“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沧浪诗话》),此为博闻厚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此为静思冥搜。所谓“诗思泉涌”,就是妙悟频出,就是锻炼提高的结果。
四、三不重复
不重复古人、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
其实对诗词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除吸收古人的观念和文化元素外,还要用现在眼光解析作品的肌理、造型以及表达方式。现在的艺术交叉性更强,个人认为谈论“旧瓶新酒”是没有意义的。
一首真正好的作品应该在继承的同时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要影响这个时代,而且至少是在你处的时代里是先进的,是引领者,能够影响一部分人,这样的诗人和作品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嚼别人家的馍,要么重复人家,要么重复自己。
当然有的诗人也很了不起,能固守一个表达方针,穷尽一生地去追求。但以个性来说,诗人都是在挖井,或者是在开垦,而想做一个开垦创新型的诗人,不要畏惧人生的有限,智慧永远是无穷的,而你完全可以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一点,觉得应该怎么去做就怎么去做,这样对你的创作,对这个领域的拓展才是有意义的。
五、捷才与苦吟
“相如含笔而腐毫”,“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都是说苦吟隔壁捷才,相如含笔腐毫可能夸张,但曹植七步诗的确脍炙人口。但不论是苦吟还是捷才,都得资以学力,难易虽殊,并资博练。积学以储宝、致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我很喜欢老子这句话,有时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对“道”的领悟力,而是对“行”的执行力,让你的语言闪闪发光、论证雄辩有力、思考深刻宽广,这些都要靠一点点积累和领悟。
从根本上说,创作是在考查一个生动的人,作者还是要在日常做人、内心修炼上下功夫。我们最脆弱的是那颗心,最坚强的也是那颗心,在人生道路上,你能走多远,关键不在腿而在心……
作诗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行动之前突击或者借助于一些有形的技巧,只怕收效甚微。求取诗功,惰——肯定靠不住。因此,推荐两个增强写作能力的途径。一是揣摩,揣摩指的是细致地阅读。不妨找到一篇喜爱的作品,反复研读,你会发现每读一次,领悟即深一层,而思考力在不知不觉和充满乐趣中就得到了提高。初读的时候不必下心思揣测作者的写法和思路,因为读得多了你的思维自然会注意到这方面来。二是体悟,体悟指的是体悟生活。作品中的情感和思路是从生活中来的,丰富的生活经历会让你的作品异彩纷呈。作为诗人,我们或许没有太多四处游历或者工作的机会,所以你要勇于和不同的人交谈,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的话,你会发现你的作品将充满成熟的睿智而脱去稚嫩和生涩。创作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如果你正在为一天至少有一次练笔而努力的话,这就是你思维能够活跃,情感得到释放的良机。
诗不能直说,不能一览无余,而要委曲尽致,耐于咀嚼。纵观古人对诗艺术性的基本要求,一是形象,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二是精炼,所谓“片言可以明远意”;三是含蓄,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四是新颖,要写出人人意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的情景。这些都与诗外功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高福林,山东省冠县人。笔名一苇子,号三善斋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顾问。曾主编《百川》文学双月刊,出版小说、散文、传记、诗论、诗歌集多部,作品被收入《世纪诗词大典》并获多种奖项;词条和照片进入《中华当代诗人作家影集》。
《丁芒文学艺术研究》群,坚持高标准追求,正能量传播,是文学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最佳选择,其任务有五:一、开展丁芒文学艺术研究和交流;二、适时开办诗词讲座;三、群成员作品展示、感情交流;四、宣传丁芒诗学主张;五、定期发表群成员的原创作品。丁群持开放态度,期与海内外文友公开交流。凡欲加入本群者,请主动加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