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调研·挖掘上市公司价值,揭开资本市场真相
撰稿
浑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金禾
刚过去的11月里,合肥陆续推出了几条新政策。
一是:合肥将允许新能源汽车非高峰时段使用公交专用道;
二是:从年起,合肥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三是: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工作目标为到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过千亿,整车产能达到万辆,质量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政策背后的含义似乎不难理解:通过给予新能源汽车车主种种优惠,以及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中的占比,来促使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消息一出,有人猜测,合肥这是要下定决心,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一直被评价为“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合肥,终于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了吗?
“新能源汽车之都”争夺战
走在合肥的街道上,你会发现绿牌车随处可见,充电桩也越来越多,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
根据《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份额,中国五成、欧盟两成、美日共两成。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速远超海外。
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到,到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等等。
目前,不管是政策还是形势,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似乎都无比光明,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以至全球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寻找一块黑马的宝地也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争夺“新能源汽车之都”,无论是对城市的投资和就业都会带来极大的利好。
在中国汽车的发展史上,一汽长春,二汽十堰都算是基础丰厚的汽车制造基地。改革开放之后,情形又发生了变化。东南沿海的上海,广州,等地区率先开放,吸引外资。于是沿海开放城市成为了汽车制造业中心,比如上海大众,广州本田,丰田等等。
最近20年,随着自主品牌崛起,汽车制造业也开始从东南沿海,向内陆逐渐转移。比较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广西柳州,虽然城市不大,却依靠五菱汽车的大卖,成为全国闻名的汽车城市。另一个是河北保定,依靠长城汽车,迅速发展了起来。
在此前的公开报道中,武汉、襄阳、深圳、西安等多座城市均曾提出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竞争之中,也不乏像上海,广州这样的汽车工业基地,只不过花落谁家,目前还难定夺,但合肥确实算是最主动的那一个。
早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之际,合肥即为第一批确定参与者之一。随后多年,合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准。
这几年,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开头提到的新能源汽车使用公交专用道等。
那么,合肥手里有哪些牌呢?
几大车企入驻合肥
我们先看一下今年合肥发生的几件大事。
年4月29日,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也就是说,蔚来汽车不仅在合肥生产,蔚来中国总部也已落户合肥。
5月28日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根据协议,大众汽车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国轩高科未来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认证供应商。
5月29日,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签署电动车深化合作书,大众集团增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50%的股份,同时增持早期两家合资成立的江淮大众股份至75%。
今年9月,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又拿出10亿元,领投新造车企威马汽车;同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集团也开始入驻合肥。
目前来看,合肥已集聚了蔚来、江淮、威马、江淮大众、长安、奇瑞(巢湖)、吉利、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动力等一批龙头企业,对比西安的比亚迪和宝能、保定的长城汽车、柳州的五菱汽车,合肥手中能打的牌显然更多一些。
除此之外,根据年上半年的市占率显示,特斯拉占据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15.6%,蔚来为4.7%。而从销量上看,头部企业优势更加明显,特斯拉高居榜首占51.2%,其次分别是蔚来(15.5%)、理想(10.6%)、小鹏(6.3%)、威马(6.2%)。
这其中,蔚来和威马两大头部企业都已经选择合肥。
根据合肥市统计局的数据,前三季度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上拉全市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最强的风投政府
另外,提到合肥这个城市,就不得不提到给力的合肥政府。曾经,有私募大佬发朋友圈,称合肥政府才是最大风投。还有人说,中国最大的“赌城”不是澳门而是合肥。这个赌不是赌博,而是风险投资。
从政府的角度,合肥市政府的两大经典案例,京东方和蔚来汽车,已经可以写入风险投资行业的教科书。在全市一年财政收入多亿的时候,就拿出60亿元支持龙头企业落户,这个胆识,很多风投企业也甘拜下风。更不用说,在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花77万元让中科大落户合肥的故事。
可见,拥有这样的投资环境,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会更加自由。除此之外,合肥城市的快速发展,更是让合肥的新能源汽车有了新的发展机会。
根据这几年合肥的GDP显示,年前,合肥与隔壁南京相比,经济体量都只有后者一半多;年后,合肥与南京GDP之比稳定在六成以上。到年,合肥连跨两级,GDP一跃从多亿元迈入多亿元台阶。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的GDP达.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7%,较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根据第一财经的推测,按照这个速度估算,合肥今年很有可能迈进“万亿俱乐部”。
近年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应用方面也是成效显著。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1.86万辆,约占全国总销量的4.7%。截至8月中旬,全市累计推广总量已达25万辆,约占全国总量的5.5%。
对合肥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淀雄厚,优势突出。年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双试点”城市、年开通全国首条纯电动公交线、年入选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自年以来合肥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量名列全国前茅……
目前,合肥市已经形成了包括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体系,以及充电站、电池回收、汽车售后服务等配套体系在内的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购买力待提升
虽然合肥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十分上心,从目前的优势看,合肥也有这个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未蔚来、威马以及江淮汽车的产量还算不错,但对于合肥这座城市来说,其购买力距离一线城市还有一定的差异。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9月新能源车城市销量排行前十名单,上海销量最多达辆,排名第2和第3的为北京和深圳,销量分别为、辆。
上榜的城市还有广州(辆)、天津(辆)、杭州(辆)、成都(辆)、柳州(辆)、郑州(辆)和重庆(辆)。合肥并未上榜。
因此,对于像上海广州这样既有产量又有购买力的城市来说,合肥想真正发展成一个“汽车之都”还任重而道远,但是集结了几大新能源巨头,其未来还是有很大潜质。
(草媒公社成员自媒体,原创内容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