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最早成立于年5月20日,其当时主要业务可以分为整车与客车底盘,直到现在,整车业务中的商用车依然是江淮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江淮贡献了营收的大头。在乘用车领域,特别是国产品牌从无到有的阶段,江淮通过自研6DCT变速箱,造就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批量市场化的自动变速箱产品,一度也曾站在自主品牌浪潮的前列,但产品力与品牌力整体的薄弱以及江淮自身的不重视让其乘用车始终不温不火。
随着新能源普及,江淮也紧跟潮流,不过这次,它没有选择自己造车,反而利用自身强大的工厂制造与供应链优势,与雄心勃勃的蔚来倾力合作,为这个新生品牌提供成熟的整车制造,保证了蔚来汽车快速量产的可能性,当然,这种代工模式似乎正在把江淮推向更深的深渊。
财报难看股价虚浮
8月29日,江淮汽车发布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2亿元,扣非净利润则在-10.75亿元,上年同期则为4.78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江淮最为重要的商用车板块未能止住下滑态势,报告期内,其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3.52万辆,同比下降17.47%,其中轻型货车(含中型货车)销售9.53万辆,同比下降28.12%;重型货车销售0.72万辆,同比下降72.17%。
当然,江淮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它们认为年上半年,汽车生产供给受到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特别是3月中下旬以来新冠疫情的多点爆发,对汽车产业链供给链造成严重冲击,当然,这样的解释看起来合情合理,实则漏洞百出。
财报显示,江淮汽车年到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6.37%、1.92%、-5.60%、9.42%、-6.11%,年营收突然上扬主要是因为给蔚来代工获得了大量的现金流,但这依然不能阻挡江淮越来越差的营收情况,今年上半年下降幅度甚至达到了20%以上。除了营收之外,江淮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分别为-0.93亿元、-18.77亿元、-9.78亿元、-17.19亿元、-18.84亿元,从今年上半年的财报预测,今年江淮扣非净利润很大概率会继续扩大突破-20亿元,总营收持续不振,赚钱更是遥遥无期,江淮如今面对的困境比前几年更为恶劣。
与难看的财报不同,江淮的股价却在近日一路上扬,更是出现了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20%的大行情,实际上,这波股价上涨背后有太多泡沫。六月,江淮与华为合作的消息传出,当天江淮股价就大涨6.99%,但对于这条传闻,江淮与华为始终呈现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态度,更是引发了资本市场对江淮的持续狂热,但这又能持续多久?
以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赛力斯为例,在此前传出合作消息特别是赛力斯SF5上市之后更是一路疯涨,但很快就归于理性,股价更是在近日上演了直线滑坡。至于江淮汽车不见好转的业绩与财报更是没办法支撑如此上扬的股价,就目前的资本态度来看,江淮汽车股价正在回撤,投资者冷静了下来,这种市场传闻带来的股价疯涨始终只能是昙花一现,江淮想要靠此翻身无异于痴人说梦。
蜜月期的代工模式
在年4月7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正式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并且江淮汽车全面接手蔚来的整车制造业务,预计整体合作规模约亿元,江淮为蔚来生产的首款车型是ES8。当时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称:“与蔚来汽车的全面合作,有助于推动江淮汽车技术进步、品牌提升,有助于推动江淮汽车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的实现。”,大多数人也认为代工这件事对于江淮与蔚来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对江淮来说,当时的江淮经营状况已经是一团乱麻,主力商用车板块越发疲弱,但蔚来的订单让江淮获得了相当大一笔现金收入。作为老牌汽车制造商,江淮本身具备国家承认的造车资质以及大量的生产线,闲置的生产线改造对江淮来说并不算难事,虽然蔚来与江淮都没有透露每一辆车的代工价格,但根据此前蔚来汽车的财报来看,两年时间蔚来共向江淮支付了制造及亏损补偿12.34亿元,而同时期的江淮总归为蔚来生产了约7.5万辆,也就是说江淮每生产一台车,就可以得到蔚来1.6万元左右的制造费用及亏损补偿,这些现金对江淮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并且江淮因为新能源车型的制造得到了当地政府相当大的助力与支持,这些都是代工带来的好处。
对于蔚来来说,当时的蔚来虽然远景很宏大,但消费者与投资者也不是傻子,特别是有了贾跃亭的前车之鉴,很多人觉得蔚来就是出来骗钱的新品牌,根本造不出车。但依靠与江淮的合作,逐渐扭转了大家对蔚来的印象,能交出实车的车企与口头讲PPT的车企有本质的区别,资本市场也开始重新审视蔚来的计划与宏图,消费者也尝试接受新势力造的新电车,可以说与江淮的合作为蔚来口碑立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帮助蔚来能够快速、低成本完成新车量产,避开了国家造车资质的审查以及自己建厂的繁琐流程。
随着合作不断加强,蔚来与江淮也逐渐步入了蜜月期。年3月,江淮汽车发布公告,与蔚来汽车签署合资意向书,双方合资成立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其中江淮汽车认缴2.5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1%,蔚来汽车49%。此时,江淮汽车与蔚来的合作模式由此前的“代工厂”转变为“合资工厂”。江淮汽车承担的角色是负责造车环节,而蔚来汽车主攻新能源汽车技术。江淮汽车协助蔚来于年实现9.3万辆的新车交付,同比增加.1%。但盛极必衰,蔚来与江淮的代工模式正在濒临解体。
各怀鬼胎长线双输
代工只是特殊时期下的产物,长线来看,对蔚来与江淮来说都不算好事。在蔚来看来,因为代工模式的原因,江淮是拥有卡蔚来产能的能力,特别是这两年芯片短缺、供应链成本上涨的大势下,蔚来曾多个月出现无车可交的尴尬境地,虽然这并不是江淮刻意为之,但车企连自己的生产都无法掌握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抗击风险的能力,只能听天由命。
蔚来打心底对江淮并没有太多好感,也并不认可“江淮”这两个字背后的产品力。大家都知道,蔚来旗下基本上都是中高端车型,但车尾后却有“江淮汽车”字样,前段时间就大面积发生过消费者提车第一时间扣掉“江淮”两字,这件事随后也得到了蔚来李斌的回应,他称国家强制要求乘用车粘贴生产企业名称的规定已经不合时宜,对于处在品牌培育期的初创企业,这项规定增加了额外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沟通成本,实际上这段话不仅变相认可了消费者的行为,还暗暗的踩了江淮一脚,认为“江淮汽车”拉低了自己的车型定位。
而江淮虽然得到了一头“现金奶牛”,但口碑却越发的差。如今的江淮已经被打上了“代工厂”的刻板印象,这导致江淮的乘用车甚至商用车品牌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乘用车领域,江淮的思皓品牌虽然一直有新车推出,但口碑却异常的差,江淮自身的营销工作也是一团乱麻,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江淮自己有造车,这也导致江淮乘用车月销极差。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代工并没有太大的粘性,整车制造组装也不是类似手机行业那样简单可控,因此汽车行业很难出现像“台积电”“富士康”那样的代工精英。即便是江淮与蔚来前几年这么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蔚来也一直想要自建工厂。年4月,蔚来已经与合肥达成合作,规划了一座年产能达万辆整车、电池年产能GWh的产业园。李斌在今年一季度电话会议上透露,一期工厂预计在今年三季度投用,等到工厂全面建成,江淮又将何去何从?
越发下跌的业绩与虚高的股价让江淮陷入焦虑,抛弃自身品牌价值的代工模式更是让本就薄弱的品牌号召力变得一文不值,主力商用领域更是大受打击,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掏钱接受靠代工而活的汽车品牌,就连代工的品牌蔚来也有些“看不起”江淮汽车,而代工带来的短期效益也消耗殆尽,甚至蔚来还要自立门户,江淮正在证明“代工模式”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