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基金“一拖多”的帽子何时摘?
最近有媒体报道,易方达总裁叶俊英将在董事会换届中升任董事长,主管销售的副总裁刘晓艳将升任总经理。总经理在基金公司整个团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需赘言。易方达大型基金公司掌门人的变动牵动着业内的神经。如报道属实,未来刘晓艳升任总经理,此举能否破题易方达“人才之殇”,摘掉“一拖多”的帽子,值得我们关注。
易方达人员调动 曾导致业绩大幅下滑
根据济安金信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第1季度,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只有71人具备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注册投研资质,但易方达旗下25只公募产品的资金总量已达1589.1亿,专户产品超过百亿,再加上年金、社保管理形成的超过2000亿资产,投研团队明显不能与其管理的资产规模相匹配。据统计,易方达基金公司平摊到每个组合的投研人员还不到1个,从基金经理的履历来看,真正经验丰富的投资人员更少。据公开资料显示,投研人员和产品的比例在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末尾。按每人需要管理的资产规模来计算,易方达为所有基金公司最高,在这样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状况下,易方达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堪忧。
就是这么一个人才匮乏的公司,又要经历一场换帅风波。最近有媒体报道,易方达总裁叶俊英将在董事会换届中升任董事长,主管销售的副总裁刘晓艳将升任总经理。这一变动,使得深陷“人才荒”泥潭的易方达,再起波澜。
对其人事变动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大佬变动”的地震,不禁勾起了我们对易方达基金经理肖坚转任,而造成的业绩大幅下滑的回忆。易方达策略成长在2003年12月9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基金经理为肖坚,任期在同类35只基金中排名第一。进入2008年后,随着肖坚转任,该基金排名下滑到前1/2,2009年更进一步下滑至后1/4的水平。这次总经理职位的变动会给易方达带来什么?市场静待其变。
“一拖多”的帽子 何时摘
以往,业内知名基金经理一人管理多只基金,多是因为基金公司以此为噱头吸引更多投资者。而如今,易方达很多默默无名的基金经理加入了“一拖多”的行列,“人才荒”或许成为了主因。据统计,旗下钟鸣远、张胜记、林飞3人每人所管理的基金数达3只之多,何云峰、伍卫、付浩、冯波、马喜德、王建*为2只。根据易方达官对于基金产品的分类统计,其中有何云峰、马喜德、付浩、冯波4人同时管理不同类型的基金,属于“跨界”管理。从“一拖三”到“一拖二”再到“跨界管理”,易方达人才匮乏捉襟见肘,尽显无疑。
某基金业内人士指出,基金经理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基金经理的专注度,容易造成投资风格不明显,并不可取。而基金经理管理多只不同类型的基金,更是让人担忧。该人士说,“术业有专攻,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同类型的基金管理从技术层面千差万别,很难想象基金经理可以做到‘通吃’。”
易方达新基金持续增长令人担忧
易方达基金公司近日发布公告显示,7月份正在发行一只股票型基金。《易方达资源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中显示,基金经理朱*,1979年生,工学硕士。曾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行业研究员,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行业研究员兼任基金经理助理。
面对人才短缺的尴尬,易方达公司选择了从公司内部投研部门提拔人才。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对这种提拔人才的方式表示担忧,内部人才储备已近耗尽,为新基金未来的业绩不稳定性埋下伏笔。“股票型基金与其他类型的基金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其本身就是一个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更需要有经验的基金经理来管理,而新提拔的人才缺乏资金管理经验,让人有些担忧。让一个从未担任过基金经理职位的新手,上手就管理一只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公司需要魄力,基民选择申购也需要魄力。”
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说:“基金如何走出困境,最根本的还是改善业绩,而改善业绩根本还是要靠基金经理。”在基金业绩连基准也比不过的时代,投资者任凭银行或者其他销售渠道的说服,都难再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