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股价的暴涨,特斯拉、蔚来等行业新贵再度成为了全球资本追逐的焦点。截至年1月31日,特斯拉市值突破亿美元,为丰田、大众两大传统车企市值总和的2.5倍,CEO埃隆·马斯克也一度成为世界首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行业是否存在泡沫受到热议。有舆论指出,电动车产能存在过剩的情况,一些企业甚至痴迷夸张宣传,在过度包装概念营造的浮夸环境中不能自拔。针对这一问题,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我们认为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待,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过剩产能现象存在,但优质产能稀缺
在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的趋势下,产能过剩的的确确成为了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一大问题。2月4日,乘联会发布了《年我国乘用车产能问题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总体产能利用率从年的66.55%降低到年的48.45%,已处于产能严重过剩区间。其中,知豆汽车等39车企全年销量为零,却空有万台的年产能,造成了极大浪费,在这39家车企中不乏大量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
(图片来源:乘联会)
然而,以蔚来、威马、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却经常面临产能不足对于高速发展的限制。就在今年1月,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不是受限于产能,年交付量会更高。这也不难理解为何蔚来、小鹏都正在争分夺秒地扩建产能。目前,蔚来在江淮汽车第二家工厂已经启动招标,小鹏自建的新生产制造基地也已于去年9月落地广州市开发区,预计年年底前正式投产。可见,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不缺产能,但优质产能却极度稀缺。
(图片来源: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与蔚来、小鹏分别与江淮、海马合作实行的代工模式不同,已完成上市辅导并即将登陆科创板的威马汽车,则选择将重资产投入前置,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也是长期以来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代表性企业。这种自建厂的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更易实现对产品质量把控。目前,威马在国内已经投产了温州、*冈两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涵盖整车制造、电池包生产等核心技术,也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车企。
(图片来源:威马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