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去年江淮的皮卡产品贡献了15.63%的同比增幅,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客观事实是:集团的亏损已经来到了7亿多。左边是加法,右边却是减法,对比之下多少显得有点戏剧。回顾历史,江淮皮卡曾经无比辉煌,靠着敏锐的嗅觉和强大的开拓精神脱颖而出,成为皮卡市场一强大的生力军。遗憾的是,江淮皮卡并没有延续好的势头,终究还是在面对长城炮这样的对手时,彻底败下阵来。
据乘联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年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5.2万辆,同比增长19.0%,环比增长22.3%。1-6月累计销量为25.9万辆,较年1-6月小幅下降5.7%。其中长城皮卡依然强劲,在同比下滑20%的亲况下,上半年销售辆,依然保持强势领军。相比而言,虽然江淮皮卡同比增长较多,可绝对量只有辆,莫说跟长城皮卡相比,就是跟江铃皮卡也有着过万辆的差距。
至于为何会和头部的长城皮卡的差距这么大,外界公认的一点是:江淮皮卡始终在用商用车的思路来造乘用车。换句话来说,江淮的皮卡产品其实是重实用、轻品质的。这样的思路放在之前没有问题,可在皮卡乘用化的大趋势下,就显得有些OUT了。
以瑞铃V3为例,它模仿的确实很成功,居然连轿车的内饰都被搬了过来,然而瑞铃V3也确实没有自己的风格,这就导致其后续发展疲乏。如果把视角延伸到帅铃1-3、骏铃、威铃、康铃、好微、好运、大好运等产品上,你会发现它们的硬伤似乎都差别不大。事实上,皮卡乘用化不只是简单的座舱舒适性,外观的硬派视觉也非常重要。一款皮卡要做到全场景生活需求,就必须由外到内去全面打造。
以长城炮越野版为例,不仅有潮酷硬朗的外观设计,更有同款的2.0t动力总成,而且还有后桥差速锁。就这配置,即便是应付阿拉善沙漠路况,也完全没有压力。当然,不是说江淮皮卡也必须这么做,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随着消费者对皮卡需求的变化,车企应该得GET到这个点,并能够给予相应的硬实力。毕竟,诸如长安凯程等皮卡品牌也早已跟随长城炮的节奏在转变了。
不只是产品缺乏特点和竞争力,就连营销似乎也还是停留在之前。可问题是,现如今的皮卡不只是作为一个生产工具,也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来。比方说,垂钓、露营,甚至是轻度越野。在皮卡乘用化的大趋势下,皮卡也逐渐承担起用户们追求诗和远方的重任。
要命的是,眼下的江淮皮卡似乎还是在游走在传统的思维中,依靠仅有的这些产品恐怕难以撑不起大盘。在笔者看来,江淮皮卡的未来不只是在于产品的迭代和进化,更在于人的思维和营销方式的改变。虽然说,江淮皮卡也推出了悍途和T8pro这般硬派皮卡,可还是那句话,产品到位了,那营销思维是否也到位了呢?是否已经构建起与产品同样的用户生态了呢?
最后,笔者想问问各位网友,和长城炮的差距越来越大,项兴初领导下的江淮皮卡究竟做错了什么,您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