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不愿意战争,却是一生戎马,刘伯承元帅的 [复制链接]

1#

每逢乱世之时,中华大地人才辈出,像是纪元的更迭跨进新时代,有文武双全的盖世英豪,也有独树一帜的旷世帅才,使得华夏文明永传不息,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在当时闭关锁国的决策之下,当外面世界早已翻天覆地进入到现代文明,中华大地却还属于农业落后的封建国家,真是山中无日月,世上已过千年日,当列强们的炮火轰击着华夏大地,肆无忌惮的瓜分着泱泱华夏大地肥沃的土地资源,国人们才得以幡然醒悟。在祖国大地承受残酷的灾难之际,无数中华儿女铸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英雄血史,犹如大雨后春笋,争相地破土而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而奋斗终生立下赫赫不朽功勋。

今天我们要说这一位军神级人物,人民军队缔造者之一的开国功勋元帅,他从平凡中出来最后又归于平凡的刘伯承元帅,刘伯承元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在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大别山创建根据地,狭路相逢勇者胜,刘元帅为人憨厚老实但又治军严明。刘伯承元帅原本的名字是叫刘明昭,期间还用了刘伯坚这个名字,年少父亲的早逝使得他在小小年纪就担当起了家庭的重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刘伯承元帅胸怀大志想为穷苦群众改变命运,事已他放下农活参军报效祖国而去,19岁的他投在川军的熊克武部下,担任过司务长,排长和连长等职务,在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朝后袁世凯又想重蹈覆辙登上帝位,轰轰烈烈的伐袁开始,熊克武部顺应时代加入伐袁的队伍中,但是由于对讨伐袁世凯的失败,熊克武的部队分崩离析,刘伯承元帅在年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之后刘伯承便被派遣回到天府之国四川开始着手组建川东的护国军队。

而后初次指挥部队作战攻打丰都县城,不幸被流弹打中眼睛,必须要开刀动手术,但是如果打麻药可能会对脑神经有所损伤,思来想去的刘伯承元帅决定不使用麻醉药,强忍疼痛以坚强的意志力对抗疼痛,术后连当时的德国主刀医生都连连惊叹刘元帅的坚强意志力,在讨伐北洋军时,刘伯承元帅担任进攻主力的指挥官并取得了龙泉驿的胜利,随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越战越猛,在战斗中伤到了腿部,随机前往成都治疗,并且在养病期间与我党的杨闇公和吴玉章相识,并与之结为好友,随着逐渐加深了解,杨吴两人觉得刘伯承有胸怀天下之心,便向刘伯承介绍共产主义,随后跟随吴玉章辗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加深了解共产主义,随着一路下来的所见所闻,共产主义在刘伯承心里深深地被无限扩大,刘伯承要加入共产主义决心更加坚定,在年刘伯承正式加入我党,成为我党的成员,入党介绍人为好友杨闇公与吴玉章,并担任重庆军事委员会的委员。

由于蒋介石的独裁,在年刘伯承元帅同朱德元帅,周总理。贺龙元帅叶挺将军等人一起发动了举世震惊的南昌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我党从这个时候开始组建了武装力量,在起义失败后,刘伯承元帅辗转多地最后前往莫斯科学习进入了当时闻名世界的伏龙军事学院,在年刘伯承元帅毕业回国后,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战斗中,被任命为当时工农红军的参谋长,积极协助朱老总等作战行动方针,并取得全面的胜利,在随后的战斗中因为第五次的反围剿到来,因为军事力量的悬殊,刘伯承反对当时博古和李德的阵地战策略,强烈要求用回前面已经取得四次反围剿成功游击战列,由于意见的不合从而被撤掉了参谋长的职务。到了年的抗战全面爆发,刘伯承元帅被任命为师的师长,率领部下在敌后战区太行山与疯狂的日军斗智斗勇,刘伯承元帅和他部下们坚决执行了党中央给予战略任务,并且成功袭击了日军机场阳明堡,狠狠的顿挫了日军嚣张气焰,面对日军的疯狂扫荡,刘伯承元帅制定了敌进我也进的方针政策,向所有日军所占领的区域进行了粉碎性的打击,使得日军的蚕食扫荡决策宣告破灭,并率部对国民党针对我们的根据地的进犯给予了狠狠的打击,把整个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牢牢的把握在我党的手中。

在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刘伯承元帅倡导自给自足,领导着太行山根据的军民们一起开荒耕地自给自足。在日本投降以后前往晋冀鲁豫地区担任司令员,刘伯承的丰富作战经验,在国民党的围剿下刘伯承元帅率军对上党和邯郸率先发起攻击,并努力争取到了国民党高级将领高树勋的投诚,从而一举有效的歼灭国民党军队共计六万余人,强有力的配合党中央在重庆的谈判,破灭了国民党企图北进的战略目标,充分地实行了党中央向北扩展,向南防御的作战方针计划,在全面内战爆发的时候,刘伯承元帅又率部南下,准备前往大别山,在前有敌人防堵,后又有追兵的情况下,刘伯承率部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誓死决心,一路势如破竹地挺向大别山中建立了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三十三个旅团的围剿,完美的配合陈赓大将部在江淮河汉一带歼灭大量的国民党军队,并在鄂豫皖地区实现战略方针,巩固了党中央最初的构想,解放了多座县城,歼灭国民党军队三十余万人,大大地扩张了中原地区的解放地区,与我党全军形成了铁三角局势,使得国民党的进攻方针转换成防御方针。

在年,随着渡江战役轰响声响起,全国解放的目标踏上征程,刘伯承元帅率领的第二野战军团发起了对皖南、赣东北、闽北的解放号角。在年的解放初期,刘元帅考虑到全国将领的文化水平等相关领域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向中央建文创办高等军事院校,并且还主动担任了首任院长,为了国防的事业刘伯承元帅始终呕心沥血,不愿在几百年来被西方列强的践踏,巩固国防力度,他陆陆续续地组建起海军、空军、炮兵与装甲兵等等,为我军全方面提供了兵种齐全的所有体系,为国防事业培养许许多多的高级将领,但在授衔仪式中,因为有部分的将领埋怨自己军衔过低,心里有别扭,然而我们的刘伯承元帅却这样说,我们今天为军衔的事心里不痛快,那么为革命牺牲的所有同志该授什么衔,就这么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平淡了所有不满的将领。

就这么一位朴素的老人,直到垂暮之年,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国防问题,就这么一位不愿意战争的人,却是一生戎马,为国家的和平建设付出一生的伟大,可以这样说刘伯承元帅的一生传奇色彩就是中国近百年革命的斗争史,他的一生大多都是在战火里度过,他的深谋远虑,使得他在与敌人的斗争立下不朽功勋,然而为人谦逊的他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的培养,面对荣誉与功劳,他却自行惭愧。深藏功与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